欢迎访问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建设工程分会
咨询热线: 010-60846722 登录 注册 | 联系我们
政策法规| Policies

咨询热线

010-60846722

联系我们| contact us
  •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建设工程分会

    地   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金成建国5号1702

    邮   编:100005

    联系人:王术全老师

    电 话:010-60846711

    传 真:010-60846722

    邮   箱:1219754074@qq.com




地方法规
首页 > 政策法规 > 地方法规

数实融合 同生共长 实时交互 秒级响应 广东深圳将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

时间:2023-6-15 来源:网络

       近日,广东省深圳市印发《深圳市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(2023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提出建设“数实融合、同生共长、实时交互、秒级响应”的数字孪生先锋城市。通过打造先锋底座、先锋数据、先锋应用、先锋科技,进一步提升全市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整体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,助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。

  以数字孪生为特点的智慧城市建设,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,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新阶段。《行动计划》结合深圳实际,明确了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,即“基于BIM精细化建模的CIM(城市信息模型)平台建设路线”,提出了“以精细化BIM模型为‘细胞单元’”“云网一体、同城双活的算力基础设施”“数字孪生数据和应用超市”“数字孪生数据体系”等建设内容。

 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,底座是基础,数据是核心,应用是目标,科技是支撑。围绕这一逻辑体系,《行动计划》谋划了先锋底座、先锋数据、先锋应用、先锋科技4个板块,形成了20条具体工作任务,并建立了相应工作保障机制。

  “四个先锋”内容为:先锋底座,建设一个一体协同的城市级数字底座;先锋数据,构建不少于十类数据相融合的数据底板;先锋应用,上线承载超百个场景、超千项指标的多跨协同数字孪生应用;先锋科技,打造信创驱动、数字赋能的万亿元级核心产业增加值数字经济高地。其中在建设先锋应用方面,包括打造精准可控的“CIM+经济运行”、协同高效的“CIM+城市建设”、智慧便捷的“CIM+民生服务”、精细智能的“CIM+城市治理”、韧性可控的“CIM +应急安全”、绿色智慧的“CIM+生态文明”6个方面的新模式。

  在“CIM +经济运行”方面,将基于CIM平台,把经济运行数据与空间数据挂接融合,实现多尺度、空间化、精细化的经济运行态势感知研判、指挥调度。建设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统一监管平台,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集聚发展。

  在“CIM +城市建设”方面,深化BIM/CIM技术在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领域综合应用,推动实现城市规划一张图、工程建设一盘棋、管理运维一张网。依托在线审批监管平台,推动投资项目基于BIM/CIM的“一模多用”“一模到底”,建立健全纵横联动协同的审批监管机制。

  在“CIM+民生服务”方面,围绕政务服务、出行、住房、医疗、教育、养老等民生服务场景,深度挖掘数字孪生应用场景,推进民生服务领域信息聚合、资源统筹、效率提升,让市民群众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中更有获得感。推进全市经营性停车场数据信息接入CIM平台,依托CIM平台推进全市文化体育设施和公共停车场“一键预约”全覆盖。建设商品房价格监测、保障性住房管理、住房租赁监管等数字孪生应用,不断完善房地产监控和住房保障体系。

  在“CIM+城市治理”方面,按照“两级平台、四级应用”架构,深化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,基于立体可视化场景,创新网格管理模式,推行“CIM+网格”管理,开展基于CIM的市、区、街道、社区数据融合及业务联动,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。运用CIM平台和AI技术探索社区治理、环境卫生、公园绿化、市容秩序、灯光照明、城管执法等领域数字孪生应用,实现自动发现、及时干预、高效处理的城市管理新模式。

  在“CIM +应急安全”方面,将利用BIM/CIM技术推动城市生命线、突发事件救援、事故预防处置等城市安全应急多跨协同场景建设,保障城市安全应急即时响应、智慧调度。构建全市风险感知立体网络,对燃气管网、供排水管网、综合交通、危化品等城市生命线工程进行全方位、立体化监测预警,推进能监测、善预警、智决策的城市生命线安全韧性发展。

  在“CIM+生态文明”方面,依托CIM平台开展城市导览、水资源治理、环境监测、环卫一体化等领域场景应用,切实提升生态智慧化监管能力。构建工地噪声污染非现场执法、危险废弃物视频远程执法、水质净化厂精细化管控等智慧生态应用场景,实现“远程喊停”“无事不扰”。打造环卫全链条监管场景,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和垃圾收运全过程监管数据有效采集、分析。探索建筑垃圾跨区域平衡处置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

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本着传播知识、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,为网友免费提供,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,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,以便我们及时纠正。